心臟健康|耳朵現2特徵恐為心臟病中風徵兆 醫生列4種變化自測健康風險

醫生診症室

發布時間: 2024/05/31 13:56

分享:

分享:

台灣有醫生列出耳朵4種變化,有機會是心臟病、中風或聽力損失等問題的徵兆。

【外耳/耳垂皺褶/紅耳症候群/中風/心血管疾病/聽力損失】人的外貌或身體總會隨著時間出現一些細微變化,但原來這些變化亦有可能反映健康問題。台灣就有醫生列出4種外耳的變化,有機會是心臟病、中風或聽力損失等問題的徵兆,提醒市民一旦發現自己身上出現相關特徵,就應該盡快求醫。

最新影片:

台灣重症科醫生黃軒日前在其個人Facebook專頁發文,拆解耳朵變化可能反映的健康問題。他引述多篇研究,列出以下4種特徵,提醒市民多加留意,亦可以透過這些變化自測健康風險。

1. 耳垂皺褶(Earlobe crease, ELC)

耳垂皺褶是一種皮膚上的摺線,位於耳朵周圍大約三分之一的長度處,從耳垂前端延伸到耳垂後下緣。黃軒表示,出現耳垂皺褶的人士可能會有冠狀動脈心臟病和周邊血管疾病的風險;有研究發現,60.5%的腦中風患者在中風前,耳朵都有異常的耳垂皺褶。

這種情況在缺血性中風患者身上尤其明顯,多達87.1%耳朵上都會有明顯的皺褶,而出血性腦中風患者則只有12.9%。

2. 法蘭克徵象(Frank's sign)

「法蘭克徵象」又稱耳垂對角線褶皺(Diagonal earlobe crease, DELC),雖然曾有文獻提到隨著年齡增長,其出現率會增加,但目前已有多項研究證實法蘭克徵象與心血管疾病及周邊血管疾病之間存在獨立的關聯。

有研究發現,出現法蘭克徵象的人士大部分為58歲以上的中年人,尤其糖尿病患者(55%會出現)、高血脂患者(53%會出現)以及經常吸煙的「煙鏟」(68%會出現)。

3. 耳朵發紅

黃軒表示,外耳發紅的成因有可能是過敏反應或感染,亦有可能是紅耳症候群(Red Ear Syndrome, RES),後者具體表現為耳朵外部的單側或雙側突發性燒灼感和紅潤。紅耳症候群可以是自發的,也可能由觸摸耳朵、溫度變化、咀嚼、梳頭、頸部運動或體力活動等行為引發。

有研究發現,多達80%的未成年紅耳症候群患者都曾出現偏頭痛問題,而成人患者知所以會患上紅耳症候群,則有可能是由叢集性頭痛、上背部的脊椎問題,以及一種牙關緊咬關節導致下巴疼痛的疾病所引起。

4. 耳朵蒼白

中耳積水可能會導致鼓膜膨脹,但不會出現紅潤、疼痛、水腫等急性感染的跡象。由於耳內血液循環不佳,缺少血流供應,所以外耳顏色可能會呈現蒼白;這種循環有可能會增加傳導性聽力損失的風險。

黃軒提醒,以上4種耳朵異常狀態都是值得注意的身體特徵,尤其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士更應小心;不過他亦強調,這些徵象不應該被視為診斷工具,其作用更類似於風險因素評估。他最後呼籲市民,一旦發現身上出現這些變化,就應該尋求專業診斷,由醫生進行進一步檢查,並安排有需要人士及早進行預防性治療。

點擊圖片放大
+4
+3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